透過週期化訓練後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

在還沒開始之前, 跑步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屬於歡樂跑的性質, 就是平常下班後都會去跑步, 周跑大約兩天, 也參加過幾場半馬

近一至兩年工作與心態遇到低潮, 自我價值感和信心非常低, 內心存在一個念頭, 加上之前看了Jay的跑步筆記, 一直很想體驗看看透過週期化訓練後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會是甚麼樣的風景, 因此2021年度目標之一是週期化訓練與全馬, 想要的是證明可以完成一項無法一蹴可幾, 需要拆解並按照自己規劃的想法執行並調整的事情

從2021開始, 2-4月份大概是看書, 報名比賽, 選定課表, 訂出目標, 接著5月份調整跑姿, 7月份開始訓練到11月初完成

  • 需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 為自己下決定, 決定之後承擔這個決定所要付出的代價
  • 花費時間算多, 周跑6天, 後期至少3個番茄鐘以上
  • 休息是必要的, 例如: 每周三
  • 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 練習後下次再試, 或許就行得通, 例如: Week 6, 9.6km爆掉, Week 7, 12km爆掉, Week 9, 17km爆掉
  • 懷疑,倦怠,想要放棄都有出現過,比較長的距離跑不完時,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完成
  • 執行前一天是興奮較多,且不會心虛的

PyCon Taiwan 2021

第一次參加Python Conf就是線上的形式, 用一句話來形容體驗後的感覺: 豐富有趣, 能夠知道真實世界中python使用在什麼領域和問題, 例如: 資料科學 ML(金融, 地理資訊), 實體監控需求(Raspberry Pi + 太陽能), 爬蟲, 網站框架(Django, Fast API), 測試, 此外, 也夠透過贊助商的資訊知道實際上使用python在產品的公司有哪些

斷捨離

先解壓縮, 真的有被嚇到, 原來自己的東西夯不啷噹也是蠻多的, 有些真的已經塵封很久, 如果不是這次行動, 下次看到它不曉得是多久以後了, 不禁心想我真的有好好地使用每個和自己建立關聯的物品並讓它發揮價值嗎? 我真的需要那麼多東西嗎? 我在生活空間中保留那麼多東西的真正原因會是什麼?

爵士鼓

2019年中在新竹東門市場看見一群學生, 感覺像是練完團後一起吃飯, 其中一位帶著鼓棒, 看起來攜帶算是方便, 因此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和興趣, 感覺踩踩大鼓應該能抒發一下鬱悶的心情

剛好有一位朋友當時在艾爾樂器學電吉他, 就找一天請他帶我去店裡排時間上課XD, 一堂課(一對一)600 / 50 mins, 每週有2次免費使用鼓室的機會

2019年6月開始從零學習, 鼓組介紹, 握鼓棒, 基本節奏…
還記得第一次要拍的練習成果影片時, 心臟蹦蹦蹦快跳出來, 經過確實練習後的期待感和害怕失誤的緊張感混雜在一起, 事後看因為緊張所以動作看起來十分僵硬, 但老師說就是得透過紀錄才能看見自己實際在打鼓時的動作加以修正

發現打鼓和生活很多地方都很類似, 例如:

碰到不熟練的地方可以透過漸進式練習,先求穩定度,再求速度
60 bpm穩定後再5 bpm上升至 80 bpm(60 => 65 => 70 => 75 => 80)
讓我學習放慢速度看待同一個節奏

一個節奏可以視為一個整體, 裡頭由不同的拍點組合,有的在拍點上, 有的是切分音, 假設一個節奏是4拍, 每一拍都要打得剛剛好才會出現該節奏的感覺, 上一拍就算搶快也沒用, 因為下一拍的時機點就還沒到XD

能夠跟著節奏念出來也能夠幫助自己穩定和強化印象, 就和表達和寫部落格一樣, 都在幫助自己釐清和熟悉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2020年12月決定暫時先休息一下

Yellow - Coldplay

87 bpm
2019/8/21

憨人 - 五月天

80 bpm
2020/5/13

盛夏光年 - 五月天

88 bpm

諮商

2019年開始斷斷續續出現狀態不好且低潮的時候, 發生頻率相比以往高出許多
在這期間看了幾本書籍, 其中在恆毅力這本書中第一次看到認知行為治療這個名詞

因為這個名詞, 透過相關關鍵字google到林心理師的文章, 因為裡頭的一句話, 起心動念想找諮商的資源, 在新竹市衛生局的消息當中找到了109年度心理健康諮商服務

如果想找〈心理諮商〉,又不太明白可以怎麼開始,那就別想太多,先去談看看吧,才有概念〈心理諮商〉實際上是在做甚麼

2020年7月在上班過程中, 有種快撐不下去的感覺, 於是預約7/7在新竹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由心理師進行初次晤談評估, 看看接下來要如何進行

評估後建議先進行6次的短期諮商, 提供2種選擇: 實習心理師 300 / 50 mins和有執照的心理師 1500 / 50 mins, 剛開始因為價格的關係有點猶豫, 後來想說當作試試看, 先選擇有執照的心理師

經過幾次談話後, 覺得心理諮商師專業的部份在於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提問關鍵問題, 且該問題總是能以自己沒發現的角度切入並引發後續的思考

此外, 如同黃色小鴨除錯法(Rubber duck debugging)一樣, 在對話和敘述的過程當中, 自己有時候就豁然開朗

腦海中慢慢描述出屬於自己的模型

版本1

personal version 1

自己面對事情的反射性動作,第一層是好學生模板,第二層是貶低自己

版本2

personal version 2

加上他人的影響

面對同一件事,我和他人有可能會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而形成不同的期待,所以使用了一副眼鏡來表示

貶低自己 => 降低期望(期待別人讓)(有台階下) => 做到或沒做到
貶低自己這個行為對我來說會帶來一些好處,例如面對一件麻煩或困難的事,我可能會用「我好爛,我做不到」來降低自己對事情的期望,同時,內心深處期待別人可以讓著我(因為已表明了我不行)以及希望別人也降低對同一件事的期望,如此一來,若事情有做到,我可以贏得信任,若事情沒有做到,也幫自己留了一個台階可以下,但慢慢發現一個盲點,別人為什麼一定要讓你或對你友善呢?真正的癥結點還是需要培養處理問題的方法

除了對事情的期待, 在某個時間點要是什麼樣子的期待, 若達不到或是沒完成, 沒價值感和沒用的聲音會不斷出現, 好像在跑一個不會停下來的老鼠滾輪, 不斷地追逐和消耗

版本3

personal version 3

引導者較為具體的表現方式: 自我批判的時候怎麼辦 - 與「壞感覺」工作的三個步驟 By soidid

事情或任務, 依照不確定性和複雜度,以及當時的個人能力和認知, 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 不確定性低, 複雜度低 => C
  • 不確定性高或複雜度高 => B, 例如: 開車是一種不確定性高的任務, 隨時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需要快速反應
  • 不確定性高和複雜度高 => A, 例如: 規劃一次旅行, 需要處理交通, 住宿, 行程
  • 不確定性極高或複雜度極高 => S
  • 例外 => 發自內心的恐懼感, 例如: 處理小強

複雜度如同毛線球, 不確定性如同黑盒子

2021的自己只會挑確定性高且有把握, 能夠一次到位的C級任務, 以確保不會失敗, 不會被瞧不起, 不想也不敢挑複雜度高或不確定性高, 需要拆解的B級和A級任務, 但是其實這種能力無法一蹴可幾, 需要花時間培養, 以視覺化來看, 就像這張圖

your plan and reality

注意兩個大師
忍耐大師: 不想改變, 繼續workaround而不想去想更有效的方法
引擎空轉大師: 落入陷阱, A, B及任務卡關且沒有推進的動力時會落入拖延魔第一式的裝忙而不敢真正地休息, 加上全有或全無心態讓整個引擎空轉或停止

有些任務可能是外在因素(家人朋友工作)外加給自己的而非自我目標延伸, 偏偏又屬於B級或A級, 2021的思維模式偏向: 整個故事100%確定和可行才去做, 一次定生死(全有或全無, 沒有中間值), 但是其實有另一種看待方式: 分階段與版本執行, 有版本1, 2, 3…, 舉例: 給你100年的時間登陸月球

就如同爬樓梯, 如果是一個較高的樓層, 找到一個中間可以喘息的平台, 原因是腿沒那長, 沒辦法每次都一步到位, 會喘

總結來說, 處理問題的方法目前可以歸納為以下原則:

  1. 事件分級(SABC), C即為行動層級; A和B為任務層級
  2. 可調整且分階段推進(下一階段成果), 版本1: 度過山谷, 版本2: 過橋, 版本3: 過河, 版本4: 在暴風雨的環境下爬上陡坡
  3. 在任務和行動使用SMART原則
  • Any goal worth achieving probably won’t happen overnight
  1. 問問自己: 你盡力去做了嗎?

SMART原則範本

Our goal is to [quantifiable objective] by [timeframe or deadline]. [Key players or teams] will accomplish this goal by [what steps you’ll take to achieve the goal]. Accomplishing this goal will [result or benefit].

S: Key players or teams and what steps you’ll take to achieve the goal
M: quantifiable objective
A: uncertainty or potential roadblocks
R: result or benefit
T: timeframe or deadline